图片:[图片链接]
图片描述:杜牧在扬州的繁华中,与一位歌妓挥别。她的身姿婀娜,恰似那初春的豆蔻,含苞待放。
诗文赏析:
杜牧,这位晚唐的才子,33岁的年纪,正是由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升任监察御史的关键时刻。他离开了繁华的扬州,前往长安。离别之际,他回想起了在扬州的日子,那些与歌妓们共度的时光,他提笔写下这首赠别诗。
首句“娉娉袅袅十三馀”,用“娉娉袅袅”形容女子的体态轻盈,而“十三馀”则指她正是十三四岁的妙龄。这句诗与第二句“豆蔻梢头二月初”相互呼应,将女子的年轻与初春的豆蔻花相比,形象生动。
“春风十里扬州路”不仅描绘了扬州的春风和美景,更象征着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,十里长街上,青楼酒肆林立,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。
最后一句“卷上珠帘总不如”,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位歌妓的深情厚意,珠帘后的女子虽多,但没有一个能比得上她。
杜牧与扬州:
在扬州的日子,杜牧经常出入青楼,他的生活充满了诗与酒,也充满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失意。他曾自嘲地写道:“十年一觉扬州梦,赢得青楼薄幸名”。这既是他的自嘲,也是他对那段经历的回忆和感慨。
图片:[图片链接]
图片描述:杜牧在扬州的青楼下,与歌妓们共度时光,他的脸上带着微笑,却也流露出一丝无奈。
图片:[图片链接]
图片描述:杜牧站在扬州的街头,背后是繁华的青楼,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怀念。
结语:
杜牧的《赠别二首(其一)》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,更是对扬州那段时光的回顾。诗中的每一个字、每一句诗,都充满了情感与韵味,让人回味无穷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九龙坡区晓晓服装店,本文标题:《古诗词赏析:赠别二首(其一)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