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《长相思三首》李白——唐诗三百首之深情绝唱
山阳琴人, 李家祥 - 长相思 来自唐诗宋词品鉴00:0001:57
《长相思三首》
唐·李白
其一
长安夜雨寄相思,络纬秋啼金井阑。微霜凄凄簟色寒,孤灯不明思欲绝。卷帷望月空长叹,美人如花隔云端。上有青冥之长天,下有渌水之波澜。天长路远魂飞苦,梦魂不到关山难。长相思,摧心肝。其二
日色欲尽花含烟,月明欲素愁不眠。赵瑟初停凤凰柱,蜀琴欲奏鸳鸯弦。此曲有意无人传,愿随春风寄燕然。忆君迢迢隔青天,昔时横波目,今作流泪泉。不信妾肠断,归来看取明镜前。其三
美人在时花满堂,美人去后馀空床。床中绣被卷不寝,至今三载闻余香。香亦竟不灭,人亦竟不来。相思黄叶落,白露湿青苔。古诗今译:
其一
日日夜夜地思念啊,我思念的人在长安。秋夜里纺织娘在井栏啼鸣,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。孤灯昏暗暗思情无限浓烈,卷起窗帘望明月仰天长叹。亲爱的人相隔在九天云端。上面有长空一片渺渺茫茫,下面有清水卷起万丈波澜。天长地远日夜跋涉多艰苦,梦魂也难飞越这重重关山。日日夜夜地思念啊,相思之情痛断心肝。其二
日色将尽花儿如含着烟雾,月光如水心中愁闷难安眠。刚停止弹拨凤凰柱的赵瑟,又拿起蜀琴拨动那鸳鸯弦。只可惜曲虽有意无人相传,但愿它随着春风飞向燕然。思念你隔着远天不能相见。过去那双顾盼生辉的眼睛,今天已成泪水奔淌的清泉。假如不相信我曾多么痛苦,请回来明镜里看憔悴容颜。其三
美人在时,有鲜花满堂;美人去后,只剩下这寂寞的空床。床上卷起不睡的锦绣袭被,至今三年犹存昙香。香气是经久不润了,而人竟也有去无回。这黄叶飘髦更增添了多少相思?露水都已沾湿了门外的青苔。注释解说:
此诗形式匀称,“美人如花隔云端”这个独立句把全诗分为篇幅均衡的两部分。前面由两个三言句发端,四个七言句拓展;后面由四个七言句叙写,两个三言句作结。全诗从“长相思”展开抒情,又于“长相思”一语收拢。在形式上颇具对称整饬之美,韵律感极强,大有助于抒情。诗中反复抒写的似乎只是男女相思,把这种相思苦情表现得淋漓尽致;但是,“美人如花隔云端”就不象实际生活的写照,而显有托兴意味。何况我国古典诗歌又具有以“美人”喻所追求的理想人物的传统,如《楚辞》“恐美人之迟暮”。而“长安”这个特定地点更暗示这里是一种政治的托寓,表明此诗的意旨在抒写诗人追求政治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。就此而言,此诗诗意又深含于形象之中,隐然不露,具备一种蕴藉的风度。
品鉴鉴赏:
李白《长相思》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,成为唐诗三百首中的佳作。诗中“美人如花隔云端”的意象,不仅象征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,也暗喻着政治理想的遥不可及。在情感表达上,李白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内心世界,将相思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,令人为之动容。
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白作为诗人的高超技巧,也展现了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关怀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李白对美的追求,也能感受到他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。
编辑:小孤鹜®
我们倡导终生学习
如有错误欢迎指正
感谢你每天都在看
特别提示: 本公众号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。站务邮箱:mgom@qq.com
转载请注明来自九龙坡区晓晓服装店,本文标题:《古诗词赏析 |《长相思三首》李白 |「唐诗三百首」 》
百度分享代码,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