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
最近,关于婚假的疑问和讨论频繁出现。今天,我们为大家带来了一份2021年全国婚假一览表,以帮助大家了解最新的婚假规定。
关于婚假的规定
劳动法规定,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,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。新劳动法婚假规定,按法定结婚年龄(女20周岁,男22周岁)结婚的,可享受3天婚假。符合晚婚年龄(女23周岁,男25周岁)的,不再享受晚婚假奖励,只有3天法定婚假。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,可视路程远近,另给予路程假。在探亲假(探父母)期间结婚的,不另给假期。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。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,不能享受晚婚假。
婚假工资如何计算?
婚假期间的工资支付,应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。用人单位在婚假期间应当支付职工工资,且不得低于职工在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。
婚假的有效期
虽然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婚假的有效期,但许多公司会有自己的规章制度,通常规定员工在一定期限内必须休完婚假,否则视为自动放弃。婚假必须一次性休完,不可单独分开使用。
2021版全国各省婚假国家规定
根据新修订的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》,晚婚晚育假的奖励已经取消,但我国婚姻法仍规定晚婚晚育应予鼓励。在地方修法生效之前,关于晚婚晚育的规定依然可以参考适用。
这些婚假雷区,千万要避开
婚假是劳动者依法享受的假期,用人单位应尊重员工的合理期待。在实践中,因婚假产生的争议也层出不穷。比如,婚假是强制休假,不应和事假规定一样的请假流程。有一个案例显示,因员工在初次申请时将婚假的起始时间提前至登记结婚日前,被公司视为旷工而解除劳动合同。但法院最终判定,员工已经实际履行请假手续,且首次请假已获得批准,休假并无不妥。因此,用人单位在处理婚假申请时,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公司的规章制度进行。
总结
婚假是劳动者应享有的合法权益,用人单位应尊重并保障员工的休假权利。同时,劳动者也应了解并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单位的规章制度,合理行使自己的权利。
参考资料:
高级会计职称考试、51社保局、人力葵花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九龙坡区晓晓服装店,本文标题:《最新规定!2021年全国婚假有变,晚婚假取消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