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内容修改建议如下:
美国影响力衰落:欧洲拒绝孤立俄罗斯,坚持购买俄天然气
不论华盛顿的政客们如何否认,美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渐衰退,这是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。尤其是在俄乌冲突爆发后,美国试图通过胁迫国际社会孤立俄罗斯,采取了一系列外交手段,包括威逼利诱,但最终并未成功。如今,不仅仅是非西方国家,就连欧洲国家也对美国的要求置若罔闻。
俄乌冲突仍在持续,西方国家对俄制裁也在不断加强。然而,制裁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,更不能因此获得天然气。据观察者网报道,尽管欧洲对俄罗斯进行了数轮制裁,但仍在继续购买俄罗斯的天然气。公开数据显示:今年前10个月,俄罗斯向欧洲的管道天然气出口量同比增长15%以上,达到265.2亿立方米。
那么,为什么欧洲国家会在对俄制裁的背景下继续向这个“死对头”购买天然气呢?原因很简单,经济和产业都已经无法承受更高的压力。实际上,对欧洲而言,俄罗斯价廉物美的天然气,是他们最好的选择。因为俄乌冲突爆发而禁止购买俄罗斯天然气,无异于自断财路。按照某位欧洲专家的说法,这就像是朝自己大腿开枪。
显然,欧洲为了不让“普京取胜”,至今仍在坚持支持乌克兰。在政治上的“两肋插刀”,某些政治利益集团或许因此开心,但企业和老百姓却怨声载道。没有了俄罗斯廉价的天然气供应,转而寻求从美国购买价格高出数倍的页岩气,不仅质量差距大,还让欧洲人承受高燃气价和高电价的折磨,这显然是过分了。
因此,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,尽管制裁俄罗斯,但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却不能断掉。因为再不改变这种糟糕的现状,不只是民众在冬天会挨冻,企业也因为承受不起生产成本的飙升而纷纷逃离,最终导致欧洲产业空心化。没有了税收和就业岗位,经济发展势头被遏制,老百姓生活质量受到影响,欧洲那些国家的掌权者位子就坐不稳。
所以说,欧洲那些政客虽然口口声声说要“摆脱对俄能源依赖”,但国内的能源需求却让他们不得不诚实地告诉外界,欧洲无法摆脱对俄能源的依赖。这一点是美国难以阻止的,毕竟,他们不想欧洲进口俄气,但无法满足盟友的要求。显然,欧洲增加对俄天然气购买规模,虽然无法达到战前的水平,但至少可以让俄罗斯看到欧洲的软肋,那就是离开俄罗斯能源他们可能活不下去。
欧洲对俄天然气需求量剧增,实际上已经证明美国在能源这一块已管不住欧洲。即便如此,但美国似乎不想直面这种现实,还想在其他地方鼓动他国孤立俄罗斯,结果把老脸都丢光了。据观察者网报道,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在与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举行会谈时,要求该国“停止与俄罗斯保持友好关系”。不过,布林肯的这一“呼吁”,遭对方当面拒绝,并被告知“别教我们做事”。
安瓦尔在日前的一次讲话中表示,美国说“马来西亚必须停止对俄合作”,但他的回答就是:“怎么制裁俄罗斯那是美国自己的事情,马来西亚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,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国家利益,无须美国来教我们怎么做”。出于对抗中俄的需要,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一直都是美国的拉拢对象。但结果表明,除菲律宾外,东盟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按照美国的要求选边站队。
美国纠集盟友发动对俄极限制裁,给全球经济发展和安全环境带来麻烦,本来就不得人心。现如今,就连很多欧洲国家都不愿意遵守自己制定的对俄制裁规则,美国自己还曾偷偷购买俄罗斯石油等产品呢。在这一背景下,布林肯还试图要求马来西亚等非西方国家“停止对俄合作”,不被当面打脸才怪呢。
硬气!美国在东盟充当教师爷,马来西亚当场打脸:别教我们做事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九龙坡区晓晓服装店,本文标题:《硬气!美国在东盟充当教师爷,马来西亚当场打脸:别教我们做事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