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五运会倒计时:广州体育与健身产业链对接活动开启,专家热议如何“为国争利”
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谭砚文 广州报道
11月5日,随着第十五届全运会倒计时一周年的到来,“喜迎全运•链动体育”2024年广州市体育与健身产业链供需对接活动在广州体育馆隆重举行。众多体育企业、金融机构及高校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探讨全运会为体育产业带来的新机遇。
活动现场,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副主任、副秘书长谭爱英表示,在当前经济形势下,体育行业交流和企业间的供需对接显得尤为重要。她鼓励体育企业抓住全运会的机遇,积极参与和支持赛事,共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。
(刘清早教授,活动主办方供图)
广东作为体育产业大省,其产业规模及增速均居全国前列。数据显示,2023年,广东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300亿元,增加值超2300亿元,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。而广州,作为正在建设世界体育名城的城市,更是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。
全运会不仅是体育事业的集中体现,更是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。刘清早教授表示,借助十五运会,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应形成互动,通过发展体育产业为广州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贡献“体育力量”。
近年来,体育赛事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、带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抓手。以WTT中国大满贯赛事为例,其票房收入近6000万元,每日吸引7万人次游客,带动综合消费额超过5000万元。
广州体育学院教授王钊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,体育赛事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,还能促进整个城市体育健身观念的转变,提升城市软实力。
2025年11月,十五运会将在粤港澳三地举办。如何将赛事“流量”转变为产业“增量”,实现体育产业和体育赛事的“双赢”?王钊认为,一方面,要借助赛事推动体育与文旅、科技、健康等相关产业的融合,为体育产业带来新的商机和发展空间。另一方面,在办赛上,要把赛事和城市运营进行有效衔接,进一步拉动消费,提升城市体育企业和体育市场的活力。
更多精彩内容,敬请关注21财经APP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九龙坡区晓晓服装店,本文标题:《体育如何“为国争利”?专家:借十五运会让体育事业和产业形成互动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