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题: 姜夔《杏花天影》:大年初二的思念,情种姜夔的心路历程
内容:
“绿丝低拂鸳鸯浦,想桃叶当时唤渡。又将愁眼与春风。待去,倚兰桡更少驻。
金陵路,莺吟燕舞,算潮水知人最苦。满庭芳草不成归,日暮,更移舟向甚处?”南宋姜夔《杏花天影》
初衣解诗:1187年,姜夔33岁。新年前夕,他乘坐的船行驶在金陵(今南京)的春水岸边。这次出行,源于他随上司赴任湖州,而这次旅程,也标志着他人生新篇章的开启。
姜夔的生活充满坎坷。早年,他的父亲不幸逝世,留下他孤苦无依。他虽才情出众,却未能通过科举进入官僚阶层,生活常常贫困潦倒,四处漂泊。
在合肥,他邂逅了一对弹琵琶的姐妹。这对姐妹给予了他很多帮助,其中一位甚至与他产生了情感纠葛。然而,生活的困境使他们未能走到一起。姜夔因贫困,30多岁时仍未成家,这与他对这对姐妹的深情有关。
后来,萧得藻的赏识和侄女的婚配,为姜夔带来了前程的曙光,却也意味着与旧情人的诀别。
此刻,他坐在船上,思绪万千。家的方向,是他心中的合肥和那对姐妹。每当离开,他的内心总是充满了对她们的思念和愧疚。
“金陵路,莺吟燕语,算潮水知人最苦。” 如今的南京城莺歌燕舞,但唯有城外的潮水,了解他内心的苦涩。
“满汀芳草不成归,日暮,更移舟向何处?” 日暮时分,他不知该何处安放这颗漂泊的心。
尽管生活为他开启了新的篇章,但他的心,仍旧牵挂着旧日的情感。
姜夔以文学的高深造诣享有盛名,却未因情感而留下风流才子的名声。他尊重并珍惜与这对姐妹的情感,这份情感超越了简单的男女之情,更像是一种家人的牵挂。
姜夔的内心深处,仍旧牵挂着那对姐妹。他承诺会再次回到合肥,与他们重逢。尽管岁月流转,那份情感却未曾消退。
“绿丝低拂鸳鸯浦,想桃叶当时唤渡。又将愁眼与春风。待去,倚兰桡更少驻。
金陵路,莺吟燕舞,算潮水知人最苦。满庭芳草不成归,日暮,更移舟向甚处?
这是姜夔33岁大年初二的情感倾诉,也是他一生的牵挂。他的诗,如他的情感,深沉而真挚。
初衣胜雪为你解读古典诗词的爱和美,带你感受姜夔的情感世界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九龙坡区晓晓服装店,本文标题:《正月读词:情种姜夔的大年初二,在船上写下杏花天影,他思念谁? 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