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文:
提起探戈,你会想到什么呢?是赵丽蓉老师的“探戈它揍是趟着趟着走”?还是与姜文的电影撞名的著名探戈舞曲《一步之遥》?又或是那火热的阿根廷和它的国宝级探戈大师皮亚佐拉?今天,让我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探戈的诞生发展过程中,那些动人的人和事。
探戈诞生于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天然分界线——拉普拉塔河流域。1853年,阿根廷为了更广泛地吸收来自欧洲大陆的文明,制定了充满诱惑力的移民政策。于是,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纷纷涌向这里,形成了拉普拉塔河畔的多元文化。然而,真正暴富的移民只是少数,大部分人在这里依然处于社会底层。苦闷的移民为了减轻内心的失望与痛苦,开始从音乐和舞蹈中寻求欢乐。于是,在拉普拉塔河港口的贫民窟中,探戈开始萌芽。
探戈的雏形源于阿根廷牧民男子粗犷的独舞,形成过程中受到黑人舞蹈的影响,并融合了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舞曲。很快,这种新兴舞曲风靡当地的酒吧、舞厅以及风月场所,成为移民们表达内心愁绪的有效方式。
上世纪三十年代,阿根廷经济快速发展,探戈作为阿根廷的代表文化被带到了欧洲。一开始,欧洲上层阶级对这种热辣的舞种充满了排斥,但在相对开放的法国,探戈收获了一批热心的爱好者。他们将舞步和动作进行了一部分改良,随后,探戈开始在欧洲逐渐流传开来,甚至受到了上层社会的热心追捧。
探戈音乐分为可舞蹈音乐和不可舞蹈音乐。可舞蹈音乐,即探戈舞蹈的伴奏音乐,最初使用竖琴、小提琴和长笛,后来演变为吉他、小提琴和长笛。班多钮琴的加入,为探戈音乐增添了独特韵味。不可舞蹈音乐,则是指脱离于探戈舞蹈之外,又带有鲜明探戈特点的音乐。卡洛斯·葛戴尔是最早将探戈音乐从探戈舞中分化出来,并进行独立表演的歌唱家之一。他的《一步之遥》更是让探戈音乐走向全球。
皮亚佐拉是探戈风格的延续与发展者。他通过融合、创新与内心的热爱,为探戈注入了新鲜的活力,并将探戈音乐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。皮亚佐拉将爵士乐的即兴表演风格与古典音乐中缜密的曲式构思、复杂的和声织体运用到了探戈中,创立了“新探戈音乐乐派”,成为音乐史上的“探戈之父”。
探戈是一种纯粹的、情感的表达。正如阿根廷探戈舞者卡洛斯·加维托所说,那些说如果不是阿根廷人就不能“探戈”的人错了。探戈是一种移民音乐,因此它并没有国籍。它唯一的通行证,就是感受。无论是阿根廷人还是世界各地的人,只要心中有爱,都能感受探戈的魅力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九龙坡区晓晓服装店,本文标题:《不是阿根廷人,就不配听探戈吗?赵丽蓉老师可不答应 》